近日,英国《每日电讯报》上刊登了一篇题为《西方高管们参观中国后带着震惊回国》的文章,详细描述了福特CEO吉姆·法利、澳大利亚矿业巨头掌舵人安德鲁·弗雷斯特等西方工业高管在刚刚结束的中国行中,被中国现代化的工厂震住了。
“这是我见过的最让我自惭形秽的事情。”福特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·法利在最近的一次中国行后,发出了这样的感叹。在参观了一系列汽车工厂后,这位欧美汽车大佬对中国的汽车技术感到惊讶。“他们的成本和车辆质量远远优于我在西方看到的东西。”
澳大利亚亿万富翁、矿业巨头Fortescue掌舵人安德鲁·弗雷斯特在访问中国后,放弃进军制造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尝试。弗雷斯特对媒体说:“我现在就可以带你去中国的工厂看看,你会看见一个巨大的传送带,机器人在组装零件。沿着这条传送带走大概八九百米后,你会看见一辆卡车开了出来。全程没有人,一切都是机器人在操作。”
英国一家能源公司老板格雷格·杰克逊回忆说:“工厂里全是机器人,甚至不需要开灯。我们参观了一家生产手机的工厂,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很高,生产线上没有工人,只有很少的人在那里确保工厂正常工作。”
这些高管们的印象,和以前西方一贯以来对廉价“中国制造”商品的看法相去甚远。
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最新数据,过去10年中国的工业实现了巨大的高科技转型。2014年到2024年,中国部署的工业机器人数量从18.9万台飙升至200多万台。去年一年,中国增加的机器人总数为29.5万台,而同期德国为2.7万台,美国为3.4万台,英国仅有2500台。
也许你会将这种差异归结为人口规模的不同。但是在机器人密度方面中国同样遥遥领先——目前中国每10000名制造业工人拥有567台机器人,德国的数据是449台,美国为307台,英国为104台。
成本低、质量好的中国商品,在西方受到了欢迎。今年9月,比亚迪在英国的销量增长了10倍,超过了Mini、雷诺和路虎等品牌。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CEO迈克·霍斯称:“他们开发并执行车型生产的时间,只要大多数欧洲汽车制造商的一半。”
欧洲的经济学家表示,如果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想要跟上中国的创新步伐,同时保持其制造业的活力,就必须加强自己的机器人部署。
但就目前看来这很难,经济学家称,英国政客们的政策只是为了阻止钢铁和汽车工厂关闭,而不是鼓励创造新的高科技工作岗位。
来源:橙柿互动·都市快报
机器人超8050万订单!创具身机器人订单新纪录;量产的机器人都卖给了谁?
西部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全场景赋能中心落地成都成华
马斯克:明年一季度推第三代人形机器人,二季度Cybercab投产
在交出一份增收不增利的三季度财报后,特斯拉财报电话会将重心放在了人工智能业务上。 北京时间10月23日,特斯拉发布的2025年第...
宁波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启用 均普智能与智元机器人共同建设
【宁波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启用均普智能与智元机器人共同建设】财联社10月23日电,均普智能与智元机器人共同建设的宁波具身智能机...
节卡机器人助力2025中国机器人大赛,共筑智能技术人才培养高地
宇树科技公布新专利;深圳人形机器人企业融资15亿元
智能机器人该不该拥有“心智”?|新民·科技前沿
广州工业机器人“指挥官”在黄埔上演巅峰对决
七腾智享版防爆四足机器人,全维升级守护高危场景
乐聚机器人已完成股改,正推进IPO计划,刚完成15亿元融资
用户名
密码
记住登录状态 忘记密码?
邮箱
确认密码
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