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斯克宣称特斯拉未来80%的价值将来自Optimus人形机器人,并设定了十年交付100万台、将成本控制在2万美元左右的目标。该机器人旨在替代重复性、标准化体力工作,例如制造业装配、数据录入等岗位。
虽然自动化可能改变就业结构,但“9000万工人饭碗危了”的说法过于夸张。历史表明,技术革命往往在替代旧岗位的同时创造新机会,例如机器人维护、算法优化和人机协作管理等新兴职业。更可能的结果是工作内容转型,而非大规模失业。
然而,Optimus仍面临技术挑战,尤其是手部精细操作和量产可靠性问题,其商业需求和社会接受度也存在不确定性。面对这一趋势,建议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维、复杂问题解决和情感沟通等机器难以替代的能力,保持学习心态,理性看待技术变革中的风险与机遇。
图文来源网络整理,仅供学习参考,无商业用途。(文/看机器人)
活力中国调研行|擎朗智能CEO李通:未来机器人的数量会超过人类
技术创新与市场共振,机器人产业商业化进程提速 | 投研报告
源达信息近日发布机器人行业研究:根据IFR和中国电子学会的统计,全球机器人市场总体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,国际机器人联合协会数据...
具身智能机器人店员颐和园“上岗”
专家:看好机器人在养老领域的应用前景
来源:中国新闻网“在像上海这样的老龄化城市,未来人形机器人可以发挥陪伴作用,助力解决养老问题。”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、人工智能研究...
利用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革新物流
河南渑池机器人产业多点开花
初秋的豫西大地,创新潮涌。9月4日,河南三门峡渑池县产业集聚区会议中心内掌声雷动——河南菲柯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与洛阳理工学院人工智...
广东旅博会上机器人秀技能
“智”动服贸会 人形机器人不止“炫技”
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题:“智”动服贸会人形机器人不止“炫技” 新华社记者王悦阳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,人...
哈尔滨新区机器人产业园封顶
(来源:黑龙江日报)转自:黑龙江日报本报讯(记者薛婧)记者从哈尔滨新区产投集团获悉,12日,哈尔滨新区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园项目主体...
芜湖:培育机器人产业链
用户名
密码
记住登录状态 忘记密码?
邮箱
确认密码
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