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刚闭幕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,堪称具身智能的“秀场”。走在展馆内,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机器人“大秀技能”:当导游、踢足球、诊断病情、给新能源车充电……他们所到之处,无不引发大量参观者的驻足拍照、好奇询问和排队体验。“能看、能玩、能互动,这些科技产品真正让科技走进了我们的生活”,人们纷纷评价本届服贸会“接地气”。
事实上每一届服贸会,“黑科技”的亮相都格外引人瞩目。而今年,机器人无疑是最抢镜的那位。水环境侦察兵、智能焊接机器人、仿生机器人……具身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,这些机器人的出现不仅让参观者惊叹,也让展客商收获满满,成为他们洞察前沿科技发展方向、了解最新市场趋势、链接潜在合作、开拓投资机遇的重要窗口。比如展会上亮相的一款导游机器狗,他们掌握多国语言,能在人流复杂的景区内行动自如,就被某地文旅局邀请到他们所在的展馆内洽谈合作事宜。
让机器狗当导游,无疑是看中了其背后大语言模型提供的精准翻译功能,以及自动驾驶技术实现的自主避障功能。近年来,这些具有行业通用性的前沿技术加速迭代,才使得集成后的具身智能机器狗获得了导览“超能力”。而下一步迭代,则会由当前的“游客牵引”模式,升级为自主规划路线模式。伴随应用场景的具象化,机器人升级也更加有的放矢。
机器人能够灵活敏捷地执行任务,离不开中国先进制造提供的底气。在中国,智慧制造依托全国统一大市场,实现了产业链中各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有效流动。比如,本届展出的、深入北京市前门地下城修复人防工程的机器人,由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研发设计,河北一家机械制造厂生产,在原有设备基础上进行多处技术改进,两项发明专利已进入实审阶段;另一款由北京河沐生态推出的清淤机器人,则通过切换专门研制的不同配件,既能深入20米河道,也可以进入狭窄矿井高效作业,其制造基地,位于安徽。
从一颗螺丝、一个轴承,到精密仪器、高端整机,每个创新设计,在中国几乎都能找到合适的生产伙伴,这得益于我国齐全的工业门类和完整的工业体系,以及长期以来,多个省份前瞻布局、持续优化的新质生产力生态系统。
机器人的“无处不在”,不仅彰显技术本身的突破,更映射出中国制造业生态的丰富、成熟与高效运转。它们,正成为“中国智造”的一张新名片。
(原题为《服贸会上,机器人为何“无处不在”》 来源 光明网)
人形机器人“入职”餐厅,炒菜端盘样样行
智能机器人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
中国机器人大赛落幕,加速进化打造高校赛事生态
湖北武汉加速构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
机器人超8050万订单!创具身机器人订单新纪录;量产的机器人都卖给了谁?
西部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全场景赋能中心落地成都成华
马斯克:明年一季度推第三代人形机器人,二季度Cybercab投产
在交出一份增收不增利的三季度财报后,特斯拉财报电话会将重心放在了人工智能业务上。 北京时间10月23日,特斯拉发布的2025年第...
宁波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启用 均普智能与智元机器人共同建设
【宁波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启用均普智能与智元机器人共同建设】财联社10月23日电,均普智能与智元机器人共同建设的宁波具身智能机...
节卡机器人助力2025中国机器人大赛,共筑智能技术人才培养高地
宇树科技公布新专利;深圳人形机器人企业融资15亿元
用户名
密码
记住登录状态 忘记密码?
邮箱
确认密码
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